10月25日,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PI交流会在吕志和楼338会议室举行。会上,易莉研究员分享了她近期在发展心理学综述类期刊 《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上发表的名为“Hypo- or Hyperarousal?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Autism”的综述文章,并且介绍了其课题组针对孤独症患者唤醒水平的最新研究进展。

  PI交流会现场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为社交沟通障碍以及重复刻板行为。在社交场景中,孤独症患者对于社会信息的加工存在异常的加工模式。例如,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孤独症患者存在异常的眼睛注视模式,但其产生机制还在争论中:一些研究者认为孤独症患者少看眼睛主要源于直视眼睛引起的过度唤醒(眼睛回避理论,Tanaka & Sung, 2016):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这是患者对眼睛信息不敏感所致(社会动机理论,Chevallier et al., 2012)。关于孤独症患者社会信息加工背后的机制,研究界依然存在很大争议。

  易莉研究员综合以往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提出从唤醒的角度来理解孤独症心理病理机制的新观点。会上,易莉研究员首先回顾了孤独症过低唤醒的相关理论,包括社会动机理论(Chevallier et al., 2012)、社会脑理论(Pelphrey, 2004, 2011)以及相关的支持证据,这些理论认为孤独症社会交往障碍来自于其对社会信息的不敏感。然而,最近有证据表明过少的眼睛注视在解释孤独症个体大脑低激活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对过低唤醒的说法提出了挑战。接着,易莉研究员回顾了孤独症过高唤醒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证据。她分别介绍了三个支持过高唤醒观点的理论(眼睛回避理论,Tanaka & Sung, 2016,共情不平衡理论,Smith, 2009,以及激烈世界理论,Markram & Markram, 2010),这些理论强调了加工社会刺激对情绪和生理反应的作用,指出社交场景会引起孤独症人士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引发孤独症患者的不适,从而影响其社会信息加工。

  最后,易莉研究员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年来针对孤独症的社交障碍和感知觉异常等行为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包括孤独症儿童在面孔加工、共情、感知觉方面的异常,以及共病(如社交焦虑)如何影响孤独症的唤醒水平等,试图从唤醒的角度揭示孤独症的社交障碍和感知觉异常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课题组现已发表的文章既有支持过高唤醒也有支持过低唤醒假说,据此,易莉研究员认为,过低唤醒和过高唤醒这两个假说可能并不互斥,而且可能是共存的。比如孤独症儿童会因低唤醒而很少积极地发起或参与到社交活动中;然而,一旦他们参与进来,他们就会从低唤醒状态转变为高唤醒状态,从而产生回避。

  会上,围绕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易莉研究员与李健、李晟、李毓龙、罗欢、解万泽、于翔、Yuji Naya、周专、王征和周阳等PI展开深入讨论和交流。

  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PI交流会每月定期举行,旨在加强研究所各实验室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跨学科研究深度合作。